1991和1993年:美國參議院提出“reid bill”,要求將電子焊料中鉛含量控制在0.1%以下,遭到美國工業界強烈反對而夭折;
1991年起nemi, ncms, nist, dit, npl, pcif, itri, jiep等組織相繼開展無鉛焊料的專題研究,耗 資超過 2000萬美元;
1998年:日本修訂家用電子產品再生法,驅使企業界開發無鉛電子產品;
1998年10月:第一款批量生產的無鉛電子產品問世,panasonic minidisc mj30;
2000年1月:nemi向工業界推薦標準化無鉛焊料,sn-3.9ag-0.6cu用于再流焊,sn-0.7cu或sn-3.5ag 用于波峰焊;
2000年6月:美國ipc lead-free roadmap 第4版發表,建議美國企業界于2001年推出無鉛化電子產品,2004年實現全面無鉛化;
2000年8月:日本 jeita lead-free roadmap 1.3 版發表,建議日本企業界于2003年實現標準化無鉛電子組裝;
2002年1月:歐盟 lead-free roadmap1.0 版發表,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向業界提供關于無鉛化的重要統計資料;
2003年2月13日,歐洲議會與歐盟部長會議組織,正式批準weee和rohs的官方指令生效,強制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,在歐洲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產品必須為無鉛的電子產品;(個別類型電子產品暫時除外)
|